近年來國內業者,運用奈米科技開發了很多奈米建材,如:奈米磁磚、奈米玻璃、奈米塗料……等,都是具有自潔或抗菌功能的建材。
常見的奈米自潔磚與自潔玻璃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利用蓮葉效應,在玻璃與磁磚表面加上疏水性的奈米粒子,如此一來,磁磚與玻璃表面就具有奈米結構,因而不容易沾塵污,且下雨時水珠輕易滾落,並將髒污一起帶走,形成自潔的效果。
另一類奈米自潔磚與自潔玻璃,是在其表面加上奈米光觸媒(常見的是二氧化鈦光觸媒)。由於二氧化鈦光觸媒在光照射後具有相當強的親水性,形成一層水膜,灰塵幾乎沾附在水膜表面,而不是直接沾附在自潔建材,髒污就很容易在下雨時將跟著雨水一起離開,除此之外,奈米光觸媒在陽光(紫外線)照射下,產生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會破壞分子結構產生自潔、殺菌與除臭的功能。
|
另一種常見的奈米建材是奈米漆,與奈米自潔磚、自潔玻璃類似,有的用疏水奈米漆的蓮葉效應,達到不沾塵不沾油的自潔效果;有的是在水性漆裡面加奈米光觸媒粒子,達到自潔、抗菌、除臭效果。
奈米建材的作用原理
奈米建材兩大作用原理為蓮葉效應與光觸媒作用。蓮葉效應建材是利用奈米結構所造成的超低表面能的特性讓髒污不容易附著,且雨水很容易在表面滾動順便帶走髒污,達成淨潔的目的。由於是以天然的雨水清洗表面,不需要人工。因此為自潔功能的一種。
另一種的光觸媒建材,是利用陽光(通常為紫外光),在光觸媒表面因為非直接能隙半導體關係,會吸收一定光線中的能量,讓電子脫離。以銳鈦礦(Anatase)二氧化鈦為例,能隙3.2電子伏特,會吸收小於380奈米波長的紫外光。在電子脫離的位置便形成帶正電的電洞,脫離的電子使周圍氧氣形成氧負離子(O2-),而電洞會將附近水分子或氧分子游離出的氫氧基(OH-)氧化(即奪取其電子),使其成為活性極大的氫氧自由基(OH radical);這些自由基會去破壞附著在光觸媒表面的物質,將物質分子間的鍵結斷裂,由於分解能量適中,因此可分解一般的有機物質如油污、有機臭味、生物細菌等。而無法分解無機物質,因此建材中的磁磚與玻璃不會被分解。另外在產生自由基同時,表面會形成超親水特性,水滴與磁磚或玻璃表面的接觸角幾乎為零度,所以水分很容易附著在二氧化鈦表面,很容易的與空氣中水氣形成水膜,髒污會直接附著於水膜上,而不會附著於建材上,在下雨時將水膜與髒污帶走,因此光觸媒建材具有光分解與超親水兩種不同的自潔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