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奈米發展
在70年代起,歐、美、日等先進科技研究國家即有科學家投入奈米科技的研究,但奈米科技的快速發展,則是在1990年末。在1991年,美國政府正式宣告投注五年五百億美元,以求整合產業、政府以及學術研究單位,全力投入奈米科技的研究發展,在2000年1月20日由克林頓總統宣布了「國家奈米技術計畫,並在2001年陸續投入4億2千萬美元預算。除了政府強烈支持外,德州產學界也成立了德州奈米科技計畫(Tezas Nanotechnology Initative;TNI),期望能將傳統產油產業轉變成奈米高科技產業。德國也在1998年成立奈米科技開發中心(Nanotechnology Competence Center),英國則是在2000年成立EPSRC 5個奈米科技網路(Nanotech Network)。其它國家日本、韓國等也陸續加入競爭行列,日本除了在1991年投入奈米技術研究,在美國影響下在2001年推動奈米技術研究預算高達512億日元。而瑞士也在2001開始執行『TOP NANO 21』國家推動戰略,發展精密機械、醫藥品等領域優勢。南韓2001、2002年也分別投入7仟萬與1億5仟萬美元,藉以促進技術研發、設施建構與人才培育。 |
各國奈米的發展情形
目前,世界各國的政府無不出面整合產、官、學、研各界,全力投入奈米科技的研發。各國研究以及發展之情形如下:美國主要投入研究奈米材料、分子電子、生物感應器、奈米電子組件、量子電腦、量測、機械人等領域,日本投入材料、電子產品、理論、量測、奈米碳材、生技等領域,瑞士發展醫藥品及精密機械等領域優勢。其他歐盟國家方面,發展重點包含長期跨學科之綜合研究、奈米生物技術、奈米結構材料合成及組件的工程技術,並開發研究設備和控制儀器,以及與光學、化學、能源、衛生、健康與環境等領域相關應用技術。歐盟在研究清潔技術以及工業生產流程成果上,已經成功減少垃圾污染、能源消耗的作用。在中國大陸方面,目前主要是在拓展奈米科技研究、奈米材料生產技術以及其應用領域,特別是在奈米碳管及富勒烯為代表的奈米碳材料,從各方面顯示大陸科技界對於奈米領域呈現很強的企圖心,但在奈米科技產業化這部份,中國大陸仍落後許多先進國家。